|
|
公司新聞 ->中國石油-三精閥門公司新聞 |
中國石油-三精閥門公司新聞 |
點擊次數:4713 更新時間:2009-01-16 |
|
- 中國石油-三精閥門公司新聞
中哈石油管道全線開工建設,預計今年7月底完工,中哈石油管道新疆段已于當天在精河縣開工,哈薩克斯坦境內的中哈石油管道也在此前開始施工。這標志著能源界高度關注的中哈石油運輸大動脈全線開工建設。
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薩克斯坦里海沿岸的阿特勞,向東經過哈國肯基亞克和阿塔蘇,zui終到達中國新疆的獨山子石化公司,管道全長3000多公里,其中哈薩克斯坦境內2800多公里,中國新疆境內240多公里,管道由中哈雙方投資30億美元建設。
中哈石油管道新疆阿拉山口至精河段104公里,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道三公司承建,目前4個機組已開始分段施工,項目部預計今年7月底可以完工。
按照規劃,中哈石油管道將于今年12月16日全線貫通,設計每年輸油能力為2000萬噸。
能源專家普遍認為,鋪設中哈石油管道,符合中哈兩國的利益。對中國來說,可以減少對中東石油的過分依賴,可以獲得便捷安全、長期穩定的原油供應。而哈薩克斯坦也為大量生產的原油建立穩定可靠的銷售市場。
哈薩克斯坦里海沿岸及其大陸架,是*三大油氣資源富集區。哈國計劃在2010年將石油產量提高到1億噸,大量原油需要向外輸出銷售。
石油管線迷局因3個主角的特殊地位而愈加撲朔--俄羅斯是天然氣儲量世界*、石油儲量*八的能源大國;日本是發達國家中zui缺乏能源的;中國是對能源需求增長zui快的。10年來,中國和日本都非常希望俄羅斯將石油管道通往自己這一面,俄羅斯則左顧右盼,不斷放出互相矛盾的信息。
在石油管線方面,zui能向俄羅斯施壓的是中哈線。規劃的中哈原油管道全長3088公里,從哈薩克斯坦境內里海岸邊的阿特勞出發,經過肯基亞克與阿塔蘇,zui終到達新疆的獨山子。這項工程總投資25億至30億美元,建成后年輸油量不低于2000萬噸。其中哈國阿特勞至肯基亞克之間448公里的管道首段,已于2003年3月由中哈雙方合資建成。哈國阿塔蘇至中國阿拉山口的1000多公里輸油管道已經開始鋪設,計劃于2006年貫通。
按理說,中哈線并不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該線的中國一端是新疆,而新疆油氣資源富集,其潛在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為209億噸和10.3萬億立方米,約占全國陸上油氣資源總量的30%。本來新疆的油氣就是要往外部輸送的,現在又把國外油氣引過來往東送,自然不如直接從東部引氣。
之所以建設中哈線,是因為在石油資源如此緊張的情況下,首先要考慮總體數量的供應,至于內部均衡,那便是后來進行內部調劑的問題了。中哈管線使中國的石油力量得以扎根在石油的“富礦"里海地區。其遠景供油量可以達到5000萬噸,將極大地緩解中國的石油緊張局面。
中哈線的一個重大意義是告訴俄羅斯方面:中國還有許多種選擇。
*總理訪俄,明確了用火車運輸石油的問題--雙方同意使俄對華鐵路輸油總量明、后年分別達到1000萬噸和1500萬噸的目標。至于管道運輸,成果則是俄方表示,將通過充分論證確定遠東石油管道走向,“不管采取何種規劃方案",都將“積極考慮"將石油管道通往中國。這次,*訪華就該說一說是到底是“何種方案"、到底如何“積極考慮"中國了。
可以確定:管線方案不會在*訪華期間迅速明確,但必然會在半年、zui多一年的時間里確定zui終方案。現在,10年搏弈,中日俄三方都已身心疲憊,再拖下去,這局棋就實在索然無味了。
過去10年,誰都不敢大意,誰都不敢貿然攤牌把對方逼到絕境。如今,攤牌的時刻越來越近了。
政治決定石油流向3條線1死1傷1懸
1994年俄方提出動議,中俄合建一條輸油管道,把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蘊藏的豐富石油銷往中國。2001年兩國政府簽署協議擬共建安加爾斯克至中國大慶的石油管道(安大線,設計輸油量2000萬噸/年)。
中國方面一直游說俄羅斯:鋪設通向中國的原油管道將帶來雙贏。但是,俄羅斯有自己的顧慮:如果管道只通向中國,那么中國方面在油價談判方面將處于有利地位。并且,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帶來中國的強大,這也著實讓俄羅斯非常擔心。即使不能阻止中國發展,至少,俄羅斯能夠不過于助力于中國發展。
另一個擔心中國強大的國家是日本,所以他們也開始插手中俄石油管線事了。同樣的擔心,再加上日本為此向俄羅斯提供幾十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導致日俄兩國一拍即合,于2002年迅速提出建設安加爾斯克至納霍德卡石油管道(安納線,設計輸油量5000萬噸/年)以取代安大線。可是,沒有多久,俄石油管道項目又節外生枝。2003年9月,俄羅斯總理又說俄方無意否決安大線,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聞訊后立刻前往俄羅斯,但是,去了以后發現事實與想象并不相符。此后,人們一度認為日本提出的安納線勝出機會大增。理由是:俄羅斯恐怕中國在俄羅斯的經濟影響力愈來愈大,因而傾向和日本合作,希望日本可以對中國的發展起到制衡作用。
但是,不希望中國強大的俄羅斯同樣不希望日本強大。俄羅斯知道,能源是鉗制日本發展的惟一手段。所以,俄羅斯情愿對中國打日本牌,對日本打中國牌,自己在中間跳來跳去,討價還價。
游戲總要繼續,于是,俄方又推出了泰舍特至納霍德卡方案(泰納線),它是在原有安納線基礎上作出的遠離貝加爾湖的修改方案。新近公布的泰納線起點在安納線基礎上向西延伸了數公里,zui終與安納線終點交匯重合。
三個方案依次出臺,規劃越做越大,離中國越來越遠。安大線(全長2400公里)所需投資額只有安納線(全長4000公里)的40%、泰納線的1/8,長度短、投資風險小,但現在基本已經死亡;安納線zui多剩半口氣;泰納線雖然至今也是懸而未定,但由于這條線照顧到了歐洲、美國、日本的利益,也給中國留有余地,使得俄羅斯手中籌碼加大了,所以是zui有希望的。
中日俄石油管線問題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雙邊經貿合作的純經濟問題,它正演變成為一場政治、安全、利益、外交等錯綜復雜的大國外交博弈。在俄羅斯石油管道問題上,日本肯定會孤注一擲與中國拼死爭奪。從政治角度分析,俄羅斯必然要通過“泰納線"制衡中國和日本,zui大限度體現其本國利益。這一分析可以從俄羅斯的實際行為中得到側面證實:安大線、安納線均沒有通過生態鑒定,泰納線則在提出不久后迅速通過生態論證。
現在,中國不再對安大線抱有任何幻想了。目前所要爭取的,就是在泰納線上開一個讓石油流向中國的口子。
安大線死亡的“尤科斯預兆"
安大線的死亡,早有預兆,那就是*對俄羅斯第2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的壓制。現在,尤科斯石油公司因被追討巨額稅款已經走投無路。
尤科斯,正是10年前中俄原油管道項目的俄方代表。俄羅斯原油在中國進口的原油總額中占7%,這其中尤科斯就占了5%。按照雙方簽署的安大線協議,尤科斯自2005年開始向中國輸油,每年輸油量為2000萬噸,到2010年達到每年3000萬噸,連續穩定供油25年。中國將通過管道從俄羅斯總共采購原油7億噸。按照管線設計能力,中俄原油管道將為中國提供進口原油總量的1/5到1/4,約占全國石油消費量的1/10,這將逐步改變國內目前石油進口過度依賴中東的格局,也有利于中國石油加工企業原油供應的穩定。
按當時預期每桶20美元的油價來計算,合同價值接近每年40億美元。加之雙方需在管道上投入28億美元,總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成為中俄有史以來zui大的經濟合作項目。倘若能夠順利實施,也將是中國通過陸上管道運輸方式進口原油。
但是2003年10月,尤科斯石油公司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被其政府當局逮捕以后,所有的事情就都變了。現在,人們認為,*是希望以尤科斯破產為契機,將新興財閥主導下的石油企業統統歸于國家統一管理之下,顯現了*政權的強權治國方略。
對社會來說,尤科斯遭受打擊也是造成油價暴漲的重要原因;對中國來說,尤科斯遭受重創,意味著中國失去了改善能源供應的一個絕好選擇。
手握籌碼越多談判越有本錢
中日俄原油管道之爭中,手握能源的俄羅斯占據主動地位。中國也不是*沒有辦法。
中國的許多油氣管網使中國人談判的底氣有所增加。比如,今年1月1日,西氣東輸工程正式向上海商業供氣。西氣東輸管線西段新疆輪南-陜北靖邊段的管道主體焊接已經完工,2004年10月1日前已全線貫通。前幾天,新疆的天然氣已輸至上海。
除此之外,重慶忠縣至湖北武漢的忠武輸氣管道已于2003年8月全面開工,陜西至北京的陜京二線控制性工程也已先期開工。目前已進入論證規劃的還有西氣東輸管線和陜京二線、忠武管道等干線的聯絡線和支線工程。
中國與俄羅斯戰略上互為棋子
俄羅斯在輸華石油問題上的反復無常,以及關于兩國間流傳甚廣的土地換石油交易,使得大量中國學者從道德層面嚴厲譴責俄羅斯,譴責*。其實,“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關系"這句話,在交往中是永遠適用的準則。俄羅斯有著自己的算盤,他們只能那樣選擇。因為,把石油輸往中國,在換得一筆數目不小的美元的同時,還給中國輸入了珍貴的工業血液,使得中國經濟發展更快。俄羅斯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
說到俄羅斯石油管線,一些中國人往往以為俄羅斯僅僅是在中國、日本間選擇。其實,俄羅斯的石油戰略中,存在著多條管線。比如,烏克蘭在歐洲的援助下建設了從黑海沿岸的敖德薩到該國西北部的石油管道,而俄羅斯卻獲得了該管道的使用權,俄羅斯為此興奮了許久。
正如俄羅斯只是中國石油布局中的一粒棋子,對俄羅斯來說,中國也只是眾多棋子中的一粒。
缺少石油的中國將會怎樣
中國目前耗用石油的比例雖只有8%,但過去4年來自中國的需求占石油使用量增長率接近40%,以中國經濟發展之快,可以斷言其比率將與日俱增。
因此,美蘭德研究院、戰略問題研究中心等報告均稱,“中國找石油"將對資源市場構成巨大壓力和威脅。
“誰來養活中國"的鼓吹者、美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布朗更是直接宣稱“世界無力滿足中國龐大的能源需求"。
美國安全分析學會執行主席拉夫特則從世界格局和美國利益的角度宣稱,如果不遏制中國成為像美那樣的石油消費國,一場*國的沖突則不可避免。
不管中國是否如上面所說要為近期油價上漲承擔相當責任,至少可以看到,石油已經成為一個極其有可能約束中國繼續高速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超過80%的油氣資源的開采權已經落入埃克森、美孚、BP公司、殼牌等美歐大跨國石油公司之手。中國正在得到的石油,多是來自那些已經開采然后被拋棄的地區,是高風險或戰亂地區。然而的,還是新開采的地區,如中亞、俄羅斯等。也因為這個原因,殼牌等跨國公司聯手阻中國的石油公司進入北里海地區。 中俄兩國政治上發展長期友好的關系是雙方期待的,中俄石油管線建設對于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則至關重要。
|
|
|
|
|
|
|
|
|
|
|
|
|
|
|
|